一、拍荷要了解荷的内在文化信息,彰显自然的灵性及魅力

万物皆有灵性。荷花的生长过程,每一阶段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与景观。

生命初始,春雨绵绵,玉露下寒塘,疏雨,彩荷,飘浮于水面的嫩叶,留下晶莹剔透的水珠;随后是新荷出寒波,俯仰随风倾,立叶开始挺立出水面;六月初期前后小池初芳蕊,含着蕾苞的花梗已亭亭玉立,恰似芙蓉欲吐红;炎热的仲夏天正是花开盛期,秀色波中溢,照影花如语八月下旬后花期已逐渐接近尾声,只见绿荷衰飒尽,秋荷落残红;进入隆冬荷叶已渐凋萎,霜落枯叶折,万象皆幻空。

适马10-20mm广角镜头

因此,拍荷的季节不仅仅局限于盛花期,一年四季都可拍。

比如春季绿萍中的钱叶,秋季落雨敲打秋荷,即便是当花朵衰落后的残荷,都能给人以独特的美感。李商隐有诗云:留得残荷听雨声。已经枯萎的荷花别有一样凄美,别有一种意境。冬季被皑皑白雪镶嵌银边的干荷之美更是无与伦比。

每一阶段的荷与人的成长过程何其的相似,带着这种思考我创作了《光阴的故事》。这组作品的创作先从宏观入手,利用会意文字隐形的反映荷花的不同阶段,用图来呼应。圆形的表现形式暗示着时光轮回,荷起荷落,周而复始的生命轨迹。

尼康24mm定广拍摄

二、如何利用手中的器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很多从事艺术创作者所秉持的原则,摄影人更是如此。要从宏观方面了解“利”的含义。充分了解自己器材的利与弊,在不同的环境应对不同器材,最大限度的发挥器材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创作思路,将想法和创作手法相呼应,才能拍摄出满意的作品。

以自己拍荷经验而言,不论是广角、长焦还是微距镜头,或普通的变焦都可以进行创作,关键是要了解镜头的成像属性。

蔡司50mm/f1.4标头拍摄

就一般情况来讲,长焦镜头适应于拍摄具有意境的的荷花作品,适应远距离拍摄,容易出作品,但它限制了摄影人的脚步,我认为是拍荷花的懒人镜头,微距镜头适合表现局部美和细节刻画,可远可近、可近可退,应该是拍荷的利器。 而对于广角镜头,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要想使画面简洁有序并非易事,所以很少人尝试,但如果用耐心和淡定的心态驾驭了此类镜头,你的荷花无论是对视角、构图、技术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美国50mm/f2.0移轴镜头拍摄

综上所述,在拍荷的过程中,不要去抱怨手中器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是要找到每一款镜头的优势,从内心的喜欢它,才能拍到内外合一的作品。另外,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可以在长变焦镜头加装近摄接圈,不仅缩断了拍摄距离,而且焦外也会有意外的效果。同时偏正镜和减光镜也是值得一试的附件,也会使你的作品大放异彩。

尼康80mm/f1.4定焦镜头拍摄

尼康105mm/f2.8微距镜头拍摄

尼康70-300mm/f3.5镜头拍摄

俄罗斯300mm/f4.5镜头拍摄

日本肯高500mm/f6.3折反镜头拍摄

三、荷花拍摄构图的若干要素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拍摄荷花的构图要素:

一、光线

摄影是对光的研究、理解和演绎。线条、形状之所以出现,都是因为光而显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控制了光线,就控制了线条和形状,更有效的控制了观者的视线。

荷花在光线上的选择没有所谓的“最佳时间”。可以在日出、中午、下午、日落、傍晚,甚至在晚上都可以创作。雾天、雨天、雪天或刮风,糟糕的天气为特定的场景渲染意境提供了最佳创作条件。那些觉得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不利摄影的教条,都是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禁锢了,只要认真观察光线,寻找和思考各种光线提供的无限的可能性,就可以找到拍照片的最佳理由。

例图一、一个阳光温润的早晨,我在应城市短港拍摄了这张照片,确切时间是6:35分。晨光比较柔和,低角度并带有一定的方向性,可以选侧光、顺光、逆光来表现,有易于表达青春期美好的荷花。此幅照片选用了逆光,强调了花和叶半透状的质感,使叶脉得以呈现。

例图二、本图是近中午11:30拍摄,这是大多数影友不能接受的拍摄时间,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只是单纯的对自然对象的反映,而是以线状、形式、质地等抽象意识的表达,你的拍摄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例图三、夕阳西下已过半个时辰,整个荷塘一片沉寂,远处塘面泛着暖暖的微光,眼睛一直不离开此景。我迅速支起三角架,大脑思索着如何拍摄,最后决定采用了慢门分段拍摄技术来完成。这张照片的关键是在控制速度上,将相机设置为速度优选模式,总曝光值为5秒,前4秒在三角架上静止拍摄,后1秒利用荷花生长的方向摇拍一次曝光完成。

例图四、傍晚七时左右,拍摄了近三个小时的我准备收拾器材回家。当看到被偏正光胧罩云彩,天空显得各外迷人,而此时的荷塘已暗淡无光,难以拍摄。荷塘主人“焚荷肥田”的话启发了我,也就有了此张照片。为了拍摄燃料的轨迹,此张照片是用2秒钟来完成曝光。

二、线条

线条我认为是对构图最具影响的要素,线条可以拖住观者的视线。任何一种线条的情感内涵都没有固定的准则,线条与主题以及其他构图元素相互作出后,才能决定摄影作品的总体氛围。

例图五、斜线具有强烈的构图效果,斜线是下落的过程,具有强烈的动感,并有着内在的不稳定性,可以制造出张力。图中如果把倒下荷枝搬开的话,场景会变得稳定庄严,而不具动感。

例图六、曲线则具有非常的动感,同时也可以非常放松,曲线紧张程度的不同决定戏剧效果的强弱。图中向背的两条弧线凸现了荷花晚期的生存困境,向上的弧线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局域光强化了线条的流畅并更具戏剧性。

例图七、带有尖角的折线给观者的情绪更多的是创伤、失落。让不同的线条与自己构思的主题相吻合,把预想的线条结构与主题如何产生关联,合理运用各类线条带来的隐形密码,才能给作品带来内蕴和生机。

例图八、要小心不连贯的断线条把视线拖到画外。圆满的弧线被画框割裂成两个部分,阻碍了观者视线的流畅性,分散了注意力。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小心控制好这类线条。

例图九、还有一种情况,当线条很微弱时,你要重视这些隐藏的线条,它们可能为你的画面增添意味和无穷的想象力。

三、形状

摄影作品中形状的运用,可以产生强烈的设计感。重复运用类型的形状,可以增添构图的强度,会在视觉上产生吸引力,成为图片中的主角。

例图十、有时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形状来安排图像空间,把一个简单的场景营造得更加有趣味,形式感更强。

例图十一、荷花是锤炼线条和形状把控能力最好的花卉之一,丰富的线条和形状都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长时间的实践,感觉线条主导图像比形状更果断,线条会迫使眼光跟随它移动,而形状则使眼光停留下来,从一个形到另一形,使视线跳跃式的观察。这幅图例中的竖线把不规则的形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欣赏体。

四、影调

有人看了标题就会问,影调属于构图的要素吗?我认为是,并且非常重要,它是传达创作者情绪的一个重要符号。大多数摄影人都喜欢反差比较明快的作品,它有着先声夺人并抓住观者眼球的作用,并让画面更具有戏剧性。但如果你想让作品以一种平静、沉思的氛围,让观者静下来思考的氛围,反差高的作品显然是无力表现的。

例图十一、图中用柔光、灰调、柔和的颜色传达了一种静穆、伤感的情绪。

例图十二、明快的影调和色彩的反差洋溢着一种活力和生机,给人感觉更多的是积极向上和充满朝气的力量。

构图最大的问题是寻找或遵守一些经典的“规则”的教条主义,它会阻止你的幻想力和创造力。好的构图就是最强烈的观看方式,忘记一些规则,你的作品可能更好。

1、平衡。平衡是指照片左右、上下的匀等性,属于视觉感性范畴,没有绝对的匀衡,它可以被演绎为影调的平衡或主体/兴趣点的平衡。

例图十三、影调和主体形状大小的失衡,都会让观者产生紧张感,而平衡的构图则会显得更加轻松舒服。例图中前倾的花占据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右边两片外展的花叶平衡了观者的视觉,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而不失匀衡。

例图十四:平衡和其它构图元素一样,要根据画面想表达的内容而合理使用,使它与你需要的氛围相匹配。如果你想让画面呈现神秘或不安的情绪,不平衡会比平衡更在效。例图中上部大量的虚空间造成了上下的不平衡,影调的不平衡产生了不确定性和迷失感。

2、动态。观者的视线在照片上能顺着线条、形状、反差和物体的连续性而移动,这种移动方式决定了照片的动态。动态可以让人兴奋,动态越强,兴奋感越强。

例图十五:生存的空间迫使荷梗蜿蜒生长,同时加强了画面的戏剧性,荷叶极具变化和圆线和荷梗相映成趣,让画面充满了生机。

3、正/负空间。拍摄场景中的明亮和阴暗区域,或者是你照片中的明亮和阴暗区域,就是所谓的正空间和负空间。

正负空间的合理运用能让枯燥乏味的形状和流动的线条组成有趣的图案。但如何拍摄这类作品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半眯着眼睛,让眼前的景物变模糊,你就可以看到影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正负空间是否形成有趣图案。我们有时太关注细节,从而看不清形状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图十六:模糊化的正负空间使画面产生新的图案关系。

4、质感。质感往往不被看作是一种构图元素,但它可以成为最吸引眼光的视觉表现手法。质感本身不仅可以表现出摄影师的技术,它还可以带出更深刻的信息,创作出更有洞察力的影像。

例图十七:被蹂躏的莲蓬散乱的堆放在沙石上,强烈的纹理增加了画面的悲剧性,使人印象深刻。

5、景深。景深和快门速度是摄影独具的两个构图元素。镜头在一个固定的距离把图像聚焦下来,这个距离介于最短焦平面和无限远之间。通过缩小光圈,你可以把焦平面之外的景物拍摄清楚,而光圈开到最大时焦平面前后的清晰度会大幅降低。这是人眼所不及的,这使得摄影者不仅在景象的上下左右可以进行取舍,同时也可以在景物的深度上进行取舍。

例图十八:本张照片是在傍晚七时左右拍摄,前景残倦的碎叶和远景绚丽残阳都让人难以取舍, 最后采用F22光圈分级拍摄完成了这幅大景深、大光比的作品创作。

例图十九:浅景深的确有惊人的效果,它可以让某些物体隐没于模糊之中,突出主体,制造幻境。是拍荷花最常用的拍摄方式之一。

6、快门速度。这是最有深度、最值得思考、最能创造出各种不同效果的构图控制手段,快门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情感影响。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发现景物区域内物体的运动,用怎样的速度使它变得不一样。

例图二十:狂风下的荷花摇滚不停难以安静,为了凝固主体,采用1/500秒快门,高速连拍,八次多重曝光,记录了荷花被风摇曳的运动轨迹。

例图二十一:这是一张实验型作品,采用慢速分段曝光一次拍摄完成。整个作品共用4秒拍摄,前三秒在三角架固定拍摄,后一秒采用摇晃相机拍摄。

2025年水冬青摄影团行程计划安排(暂定,具体时间路线以最后发布为准),欢迎咨询了解:

1、

2、

报名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