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和解缙、徐渭共称为“明朝三才子”。想想唐伯虎都没法进入这个榜单,杨慎这个状元的含金量简直不要太高。

- 02 -

清朝,骆成骧

给四川人民打了一针兴奋剂

整个明朝只有一个四川状元,清朝也只有一个。

骆成骧是资中人,从小就是学霸。17岁那年中了秀才之后,他很快以岁试第一的成绩被选送到成都尊经书院深造,准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8岁时,骆成骧中了举人,跟着一路考到了殿试。

1895年,骆成骧在殿试中提出了整军、惩贪、崇俭和水利四项自强之计,文中还有“主忧臣劳,主辱臣死”的话语。当时光绪帝正因甲午海战一败涂地而忧郁焦虑,骆成骧字字都打入了他的心坎,于是龙颜大悦,把骆成骧从原本的第十名直接提拔到了第一,加授翰林。在离清朝下课已经不到二十年的时候,四川终于迎来了三百多年来的又一位状元。

骆成骧金榜夺魁,着实给四川人民打了一针兴奋剂。当时还是儿童的聂荣臻元帅,就听大人们说当时的官员看不起四川人,扬言说“四川人想中状元,除非石头开花马生角。”骆成骧为四川人民大大争了一口气,四川人都说“骆”字拆开是“马”和“各”,而四川话里“角”和“各”里同音,也就是说马真的生了角了。

1898年,骆成骧任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那是北大的前身。后来他回到四川,任四川高等学堂(川大前身)校长,后来一直为筹办四川大学而奔走。他是文科状元,但他在少城公园(人民公园)旁边一手创立了四川武士总会,提倡文武并重。

骆成骧为四川高等学堂写过一首校歌,歌词以七言古诗开篇:“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歌词立足岷峨天府,溯及华夏文脉。气势恢宏,境界非凡。

后来张澜改动了几个字,即作为国立四川大学校歌。

- 03 -

1977年,黄宗瑜

恢复高考后第一位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

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从此状元的最高级别即是全省第一。

成都储运公司的装卸工黄宗瑜,当时已经31岁。他1965年毕业于成都列五中学,参加过文革前的最后一次高考,可惜落榜。之后他去了青白江仓库当了装卸工,娶妻生子,每月工资41.7元。

10月他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决定报名试一试,反正报名费才5角钱。考上了单位工资照发,考不上也没什么。当时是先填志愿后考试,他依次填下了清华、同济、川大、川师和中医学院五个志愿,领到了考号为“蓉28908”的准考证,走进了设在青白江大弯中学的高考考场。但考无机化学题的时候,他没做出来。

那年高考没有公布成绩,黄宗瑜心想多半失败了,反正在意料之中。结果等来等去,最终等来了“清华大学建工系”的录取通知。

在77级结构班的27名新生里,黄宗瑜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班上最小的范重同学比他足足小13岁,后来成了08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钢结构总设计师。研究生毕业后,黄宗瑜回到成都,一直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工作,直到做到总工程师的职位。

高考结束28年后,黄宗瑜才偶然从一名记者那里知道了自己当年的成绩。在省档案馆保存的《1977年四川省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新生名册》里,他总分为382分,比当时清华录取的另一名考生足足多出71.5分,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位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

黄宗瑜后来感慨:当时那个改变命运的决定,我只花了5毛钱。

- 04 -

今天,黎雨佳

创造有史以来四川理科状元得分纪录

1990年,来自达州的黎刚在川大读书,后来拿到了工商学院的硕士学位。他如今在青白江的一家台资企业做管理,女儿在成都九中读书,今年高考。

但黎刚未曾想到的是,女儿黎雨佳考出了720分的超高分成绩,不但成为今年的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而且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四川理科状元得分纪录!

黎雨佳属于典型性学霸,她说特别享受“刷题”的过程,“有时候很无聊,就拿两套题出来做呗。”黎雨佳每个星期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甚至要精确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

如今黎雨佳已基本确定将就读清华大学,跟四十年前的黄宗瑜成为校友。

天府之国地灵人杰,四川和成都是从来都不缺才子的。但是再怎么算,如今每年的文理状元也只有一个。要是把眼光放开阔和长远些,需要重点关注的,恰恰是那些十名到二十名之间的考生。他们将来成为行业领袖的可能,从实际情况来看,要比状元大多了。

高考,离人生的终点线还非常、非常、非常远。

文字:马可

编辑:棐溪

恭喜以下粉丝获得毕加索&达利真迹展免费门票

萧鹄穸 / 小乌龟 / 牟雪 / 子野 / 皇冠 / Des / 大厨不在 / perlalee / 芭小熙 / 玛噗噗

请大家在8月20日前任意一天到成都远洋太古里毕加索&达利真迹展观展,在入口换票处务必向工作人员表示:我是漫成都粉丝+姓名+电话号码。祝您观展愉快!

漫成都小编客服微信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mcdxb2016

漫成都已入驻以下平台

END

以上内容为漫成都原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