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洲书院遗址

随着书院的进一步兴起,不同朝代的书院更是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3、宋代:活跃的学习气氛

宋代学堂注重讨论和让学生自己讲述心得,可以说是历史上出名的气氛活跃,有名的四大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便是起源于宋朝。

4、明朝:勇于发声的读书人

明朝后期的书院师生大都坚持评识朝政,经受严酷的政治压力而决不屈服,其中的翘楚东林书院内的对联更是写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字字铿锵,将读书人为国为家的一腔热忱表现得淋漓尽致。

5、清朝:官学化的巅峰

清朝时期无论是书院的设立、经费还是招生与考核,都是由官府控制。其中作为清朝中央国学的国子监更是由历代清帝直接过问。尽管国子监收有留学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但后期的国子监管理日渐腐败,还是成为了清政府粉饰太平的附庸。

6、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

我国首个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近代创立,作为我国多所知名学府的前身,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统辖各省学堂,可以说是近代学堂中“大哥”一般的存在。

古代学堂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呢?

古代学堂的学习内容

虽然大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学习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但总结下来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

礼即礼节,相当于我们的德育课;乐是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即用以锻炼体格的射箭技术;御则是指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是书法;数即算学,也就是让很多人头疼的数学。

另外,古代的学子可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义务教育,根据朝代的不同,学费也有不同的规定。

古代学堂的学费

夏商周时期,学堂为贵族而设,是“学在官府”,所以并没有学费一说。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学堂的普及,上学需要交学费就成了自然的事情,孔子有云: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给我十条肉,我便教你。所以古语中的“束脩”就成了学费的代名词。

而历史上学费最高的时期便是隋唐了,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上学与为官有了密切的联系,想通过求学而走上仕途的寒门学子数不胜数,这便刺激了学费的上涨。

与隋唐正相反的是宋朝,官家不止包办了学费,甚至还会给一些“太学”的学生发放补助,可以说是很支持学子们的学习事业了!而明清时期的私塾学费则是老师和家长“商量着来”,少则80斤,多则120斤的麦子就成了私塾先生的主要经济来源。

古代学堂的开学时间

最后,古代的开学时间与拥有寒暑假的大家不同,古代学堂大都需要避开农忙时间,所以在没有空调暖气羽绒服的年代,学子通常在瑟瑟寒风和鹅毛大雪中,一边求学一边冷的直跺脚。

说到这儿,在暖暖的房内上着网课的大家是否有了一丝因为对比而产生的满足感呢?

疫情当前,无聊难免。迫切地想要出门释放天性的各位,一定要再忍一忍,在家做好手头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等到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之时,在春暖花开中相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